鉴赏古代诗歌 丰富人文素养
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 朱学飞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是诗的国度,辉煌灿烂的古代诗词堪称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理性光芒。从《诗经》开始,几千年来,先哲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通过诗歌来表达;先知们的精神神韵和文化人格,通过诗歌来寄托。“不学诗,无以言。”不读诗,就不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读诗,就不知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构成了古代诗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诗歌始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经常诵读古代优秀诗篇,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净化灵魂、陶冶性情,培养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形成独立人格、创造思想,激发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诗歌中的思想美、形象美、语言美,提升审美境界。因此,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是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反复诵读 潜移默化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诵读,激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接受艺术的熏陶,使灵魂得以净化,素养得以提高。
诵读,还可以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运用传统的朗读、朗诵和背诵等手段,而且还要借助其它手段,以活跃气氛,使更有利于学生感悟诗歌中包含的人文内涵。比如,给诗配乐,给诗配画。(利用现成的音乐绘画作品)把古典诗歌与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诗歌形象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综合的功能进行教学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其生活阅历的不足,丰富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使他们从多方位,立体化的赏析诗歌。如有的老师教学生诵读《敕勒歌》,在大屏幕上播放背景画面:大青山脚下,广阔的蒙古草原,还有歌唱家胡松华嘹亮的歌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当歌声渐弱时,教师引导学生齐声诵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诵读过程中,学生无疑获得了更多的艺术享受,得到了更美的艺术熏陶,产生了更丰富的情感共鸣。其耳目为之而新,心灵为之而净,情趣为之而纯。在潜移默化当中,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知人论世 加深理解
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风。诗人抒情写志,怀古咏物,也都因现实生活中某种因素的触动而有感而发,其喜怒哀乐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及自身的生活遭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了解作家的人生遭遇,了解作家创作的历史背景,知人论世,更准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了解李白在天宝三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一政治上遭受的挫折,就能很好的体会《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放达中的郁闷;了解杜甫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终于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获得一个恬静幽雅的栖身之所,就能更深体会《江村》中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落寞中的欢洽;了解白居易“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的一帆风顺一下子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样沉重打击的遭遇,就能真正体会《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失意中的感喟。一首感人至深、流传千古的诗歌,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学习,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时代的风口浪间,奏响时代的黄钟大吕。这样,通过背景知识的了解,加深了对诗歌人文内涵的理解,受到更多的人文熏陶。
三、品读形象 树立坐标
文学作品以形象来感人,诗歌也不例外。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无不带有诗人鲜明的感情色彩。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通过形象的塑造得以充分的体现,并通过鉴赏活动感染着读者。《孔雀东南飞》成功塑造的刘兰芝、焦仲卿等鲜明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如对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神的赞美,对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同情,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的罪恶的鞭挞。通过对形象的解读,加深了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诗人寄托在诗歌形象当中的情感,就是这样能感染人。曹植《白马篇》的英勇无畏的爱国少年英雄形象,实际上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让我们心向往之;杜甫借“蜀相”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让我们心生为理想而献身的豪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为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而欣喜不已的杜甫,教我们要有民族自尊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体恤民情,关心人民生活的白居易,教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
古代诗歌中那些约定俗成的形象意义,更有助于人文素养的积累。“松”的坚贞;“梅”的孤傲自守;“竹”的劲健;“菊”的隐逸;“兰”的高洁;“杨柳”的惜别;“杏花春雨”写江南美景,“大漠长空”绘边塞风光;“夕阳西风残照”,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沧桑变化巨大等等。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形成他们积极而又稳定的价值取向。
经常读诗,学生总能够在诗歌的形象当中找到人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坐标。
四、品味语言 汲取营养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取之不尽的宝藏。“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无数的诗句,表现出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无穷韵味。自然、清新、质朴、平淡;华丽、生动、形象、明快;精炼、含蓄;跳跃、省略;音乐性、节奏感等等,诗歌语言,无不给人带来美感,给人以无比的审美愉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中国古代诗歌就是这样一股清泉。用诗歌的语言表现诗意的生活,自然会激发学生对美丽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妙未来的憧憬。
诗歌的语言是诗歌人文素养的载体,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灵活运用诗句,或引用或化用,则是积累的人文素养的外现。
五、个性鉴赏 提升素养
文学鉴赏活动是一种极富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理解、感悟、品味无不带有较强的个性色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满足于感性认识,不拘泥于已有的分析评价,而要从诗歌本身所描写的意象出发,激发学生想象、揣摩、把玩、品味。在品读的过程中,更多的感情深入,更多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的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的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傅雷《给傅聪的信》)鉴赏古诗,不单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我们可借助他人的解释,但不可用他人的分析评价来代替自己的鉴赏活动,要能够独立理解判断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古今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论文《咬文嚼字》中对此却作了独到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鉴赏实例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
学生在鉴赏活动中闪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哪怕就那么一瞬,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有个同学读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后提了这么个问题:为什么是“近试”而不时“试后”?他提这个问题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此诗有的书上也题《闺意献张水部》,可见并非肯定是临考前作;第二,从“画眉深浅入时无”以及张籍酬诗“一曲菱歌敌万金”中可以看出,朱庆余应是写了文章,考完试,才有这样的一问,我的文章怎么样?张籍也才有这样的一答,你的文章很优秀。姑且不论这种说法的对错,这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就是这种质疑精神,可能造就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这种思维,正是人文素养的一种体现。也正是这种素养,使我们的学生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总之,诗歌鉴赏教学和诗歌鉴赏活动一样,都没有固定的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都应是我们在诗歌教学活动中所孜孜以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