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4-11 11:03:32
为期两天的高三省质检昨日结束,作为今年我省高考前最重要的一场质量监测考试,其命题思路、分值题型和难度值,都最符合今年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省内各所中学的名师受邀评析省质检各科试卷,供高三一线教师和广大考生参考。
语文:作文考查辩证思考能力
点评人:厦门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黄亮生
语文试卷,所选材料符合考生认知水平,没有城乡之别。试题五种能力层级比例合理、难易适中。
从题型来看,默写题覆盖诗、词、文、赋,前后填空兼顾。诗歌鉴赏题指向性明确,角度小,便于解答。文学名著的选择题既改变过去套路,又强化名著精华部分考查;既符合对识记、积累的要求,又暗含对思想内容理解的引领。论说类文本,更有语文“味”。语言文字运用的第16题,对一线教师的担忧与呼声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语文卷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文本内涵与难度方面做到大体一致:在设题上题型一致;考查内容层面,均在人物特点与文章标题上设题,解决了选考部分试题平衡的难点。
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考生看到题目有话可说,试题提供了考生写作的空间,“有益”与“无益”考查了考生的辩证思考能力,要写好不太容易,要套题也不容易,对中学作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当然,这份试卷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考查文学名著的选择题,命题角度略显单一。
数学:稳定中考基础,变化中考能力
点评人:福州三中特级教师,林风
数学试卷,关注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考查,为下一段的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有三大特点:首先,重视双基,重视通性通法。从难度设置上看,基础题、中等题、难题基本保持4∶4∶2的比例,考查的是基本数学素养。
其次,突显能力立意,关注数学素养。尤其关注过程、突出探究、强调应用,注意形式多样,解法多种。如设置交汇型(理5、10、12,文7、19)、应用型(理15、17,文16、18)、探究型等题,有较好区分度,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着力体现数学的多元价值。其中文(16)情境设置新颖,解法多样,既可用树状图、分类讨论,也可用斐波那契数列等法求解。理16(文17)对三角函数的考查,没有简单停留在常规解题与“套题”上,而要求对三角函数性质的学习有个整体的归纳和内化,这也是一次有益探索。
从改卷情况看,考生最不足的是基础,最薄弱的是计算,最欠缺的是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如理17的概型误认为是二项分布问题,理16、文17对三角函数只会解题,而对其基本性质却不甚了解。
2.运算能力欠缺。试题有关多字母运算达到一定的难度,计算成为丢分、失分的“重灾区”,如理3、理6、理8、理13、理16、理17、理18、理19、理20、理21等均存在较多的计算失误和丢分。
3.推理能力有待提高。理9、理10、理15、文12、文16是以能力立意的佳题,但得分率偏低。
英语:考点词汇,均要求“掌握”
点评人: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陆学成
英语试卷突出了对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没有出现偏题、怪题,试卷难、中、易比例合理,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涉及考点的均是《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词汇,阅读材料中出现《考试说明》词汇表以外的单词(除人名、地名),均有标注汉语意思,对改进高三复习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除了体现应有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公平性以外,还体现以下特点:1.所选语料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E篇,分别是有关人类和平和全球能源分布及利用的问题;2.所选话题符合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如听力部分和阅读理解D篇,均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3.注重学科文化渗透,如阅读理解A篇,是有关国外母亲企业家的角色定位,而短文填词则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渗透;4.适度体现开放性,如书面表达以看图提示的方式,进行有选择性的写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适度的开放性;文学作品“鹅妈妈的故事”给试卷增色不少;5.试卷卷面活跃,图文并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体现出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文科合综】
历史:突出新史观的应用
点评人:长乐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李振宇
文综试卷历史试题,力图求新求活。主要有三大特点:
首先,命题素材丰富多样,除了文字材料外,还有表格、地图、书报图片等。如第16题的地图、第18题的表格、第21题的图片、第23题的目录、第24题的柱状(饼状)图。
其次,注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两项能力。试题注重考查学科基本方法,如第18、24题等考查比较方法;第14、16、17题考查分析方法;第38题(4)要求据材料说明社会思潮与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考查论证法的应用。
试题突出新史观的应用,文明史观贯穿全卷,成为历史试题的灵魂。如第17题“晚清时期福建经济变化”、第18题“晚清时期西学传播”、第23题“全球化”等试题体现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等。第38题比较全面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关系。
第三,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导考生了解国情、关注民生、培养公民意识等。如第21题“中日关系”、第22题“罗斯福新政”、第24题“中共重心转向农村”、第38题“5—19世纪欧洲的卫生状况”都不同程度地联系到当前社会现实,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思想政治:扣紧“十二五规划”,选热点命题
点评人:漳州一中教研室主任,魏朝晖
文综思想政治试题,重视基础主干知识,强调学科能力、素养的考查。
首先,试题主题鲜明,扣紧“十二五规划”的主旨。试卷通篇没有出现“十二五规划”字眼,却围绕“十二五规划”选取热点素材命题。如26题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策,39题(1)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28、29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都涉及富民,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其次,试题以能力立意。如35题漫画《推磨》、36题“幸福感与月收入关系曲线图”、39题“高速铁路客运与高速公路客运、航空客运时间效率比较图”都较好地考核了学生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的能力。
第三,试题人文性强,关注优秀民族文化成果,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考查。如33题用《唐山大地震》电影创设情境突出人性和亲情这一主线;34题用福建本土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为情景,展现客家风俗文化。
地理:关注社会时事热点
点评人: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省学科带头人,陈德彭
文综地理试题,呈现四大特点:首先,试题难度适中,地理性强。从全卷看,自然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知识比例恰当。图像包括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联系图,多数图像进行了多种地理要素的叠加。
其次,生活性、时代性强。题目关注到社会的热点、联系时事,如“中西部开发”、“碳排放”、“高铁建设”、“洪涝灾害及其影响”、“资源的利用”等。第三,凸出主干,凸显能力。重点立足于地理主干知识,运用地理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大部分试题的解答需要动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注重综合分析、演绎、推理、比较等思维方法的考查。
第四,试题稳中有变,有所创新。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运用创新性思维分析、解决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实际问题。如37题(4)区域交通运输线路选址问题的考查,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及探究的能力。第10题对日出观测点和日落拍12照点的选择。题目设计突破常规,创新性强,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理科合综】
物理:注重实验探究,理论联系实际
点评人:福州三中理综备课组组长,杨日升
理综试卷物理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没有偏题、怪题,预估难度值接近《考试说明》要求的0.55~0.60,体现了近年高考热点,具有较高区分度。
首先,选择题较常规,很好地覆盖了除实验题和计算题以外的高中物理主干知识,能够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实验19题(1)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以教材中的常规实验为情景,考查实验中的重要步骤“平衡摩擦力”,看似常规,其实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属难题。
第三,计算题部分,22题的题干虽掺杂一些简单的万有引力知识内容,而设问的重点仍是近年的高考热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1)(2)两问是第(3)问的判断(洛仑兹力远大于地球的引力)台阶,(1)问对部分学生可能造成一定的干扰,(3)问对学生的观察、数学能力要求高。
此外,选考题28、29属容易题,两题难度相当,体现了对不同考生的公平性。
化学:超半数试题涉及新情境
点评人: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潘则南
理综化学试题,涉及必修课程内容占49%,选修课程内容占51%,其中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占38%。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突出考查学生“核心知识及其应用的能力”,试题涉及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原理等核心化学知识的考查。
其次,突出考查学生“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着力对微粒观、守恒观、转化观、能量观、环保观等化学观及绿色化学思想的考查。例如第8题、24题都渗透对绿色化学思想的考查。
第三,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对学习潜能的考查是本卷亮点之一。涉及新情境的试题有7题,占总题量的58%,以铝镓合金制氢、全钒电池、能吸收核辐射的硼酸、用于制香料的月桂烯等真实情境,检测从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中获取有关感性知识并初步加工的能力。
第四,重视选考题的公平性,突出“物构”与“有机”试题的等值。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的两道试题,从总体难度等角度看有明显变化,如“物构”题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了。
生物: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点评人:厦门六中特级教师,范淑秋
理综生物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以下三特点:
首先,以能力立意,知识背景均落在主干知识上,如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等,体现了适度的综合性。全卷8道题共涉及21个知识点,如第3题以骨髓移植治疗人类白血病的事例为背景,分析造血干细胞生理功能,涉及必修1、必修3两个模块。
其次,试题均为原创,以真实的材料为背景,紧扣现实生活或生产中的现象或问题。如第2题通过某地区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要求考生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及应对措施。
第三,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例如,第26-Ⅰ题通过分析土壤含水量和施氮肥处理对青桐木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考查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沾蘸法和浸泡法的特点考查《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表要求的实验内容,引导基层学校重视实验教学。